以深化“三调”成果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土地绿化管理工作

        2018年9月,按照国务院和广东省的统一部署,韶关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全面启动。全市“三调”全面采用优于0.2米—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底图,在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调查技术基础上整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建立了应用“互联网+调查”的新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约700名调查人员历时3年,调查图斑约80万个,全面查清了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我市国土利用状况。

“三调”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我市国土利用状况,目前已为我市农业、水利、发改等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及数据分析支持。接下来,我市要以深化“三调”成果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生态建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同时,要加强“三调”成果共享应用,把“三调”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深化“三调”成果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土地绿化管理工作,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土绿化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推进国土绿化事业的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充分认识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实基础、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根本举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以深化“三调”成果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土地绿化管理工作,才能守护好广东的绿色生态屏障。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的南端,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是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重要的生态发展区,素有“南岭生物基因库”和“珠江三角洲生态屏障”之称。全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辖3区7县(市),户籍人口326.5万人,林业用地达14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2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5.05%,活立木蓄积量8966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3%,绿地率37.8%,人均公共绿地12.52平方米。国土绿化工作在开了好局的情况下,更加要深入做好国土绿化工作。

以深化“三调”成果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土地绿化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善美韶关。近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道路绿化、城乡绿化和村庄绿化美化等一系列国土绿化工程,在广东省率先建立了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和护林员管理系统,率先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率先建立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率先探索碳普惠制-林业碳汇-乡村振兴模式并成功实现交易。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有林地面积、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等绿色发展重要指标保持在广东省前列。

总之,全市“三调”林地面积2184.62万亩,较“二调”增加65.68万亩,林地总量占全省林地的13.49%,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9.10%。这充分说明,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此外,也凸显出我市林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开发潜力非常大,可通过深化林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改革等方式推进林业资源资产价值化。下一步一定要以更实的作风,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以深化“三调”成果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土地绿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