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韶文化的魅力,韶关这8张红色名片不容错过~

   韶关,位于粤、赣、湘三省交界处,与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并称为“红三角”。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粤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转战于此,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丰富的红色遗迹和精神财富,并凝聚成为韶关的精神命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韶关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


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据统计,韶关境内现有红色革命遗址287处,其中经过认定命名的红军遗址(旧址)文物保护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件,红军历史文献50多万字。

   经过省市权威专家的精心考察,韶关目前推出了8张红色文化名片,这对于进一步激发韶关红色文化活力、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忆往昔——老游击战士参观南雄革命历史展,讲革命历史。


具体是哪8张红色文化名片呢?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韶关红色名片

   (1)犁市当铺:朱德游击新战术形成地

   犁铺头,位于原曲江犁市镇(现属韶关市浈江区),因有一块形似犁头的沙洲而称“犁头渡”,明末清初在此设有墟场,便称“犁头埠墟”,民国时期改称“犁铺头”,后又改称“犁市”。犁市街西侧的武江河边有个犁市当铺,是李氏族人所建的晚清商业建筑群。

   1927年12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进驻犁市当铺,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并在此地形成了游击战术28字方针,标志着朱德游击战思想的形成,为此后工农革命军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


   (2)杨家寨:湘南宜章暴动策源地

   走入距离湖南宜章约30余公里的乐昌梅花镇杨家寨,高耸入云的一座座石灰岩大山拱卫四周,地势险要。大革命失败后,此地成为湘南、粤北中共地下党和农军负责人隐蔽活动的地方。

   1928年1月5日,朱德率领起义军进入乐昌境内。1月6日,起义军来到杨家寨。1月8日晚,在杨家寨文奎楼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作出了“智取宜章”的决定,初步拟定了湘南起义的战略方针。1月12日,南昌起义军一举夺取宜章城,史称“年关暴动”。宜章暴动成功,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3)坪石大捷:以少胜多之经典战役

   坪石大捷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1928年2月1日,李家泉、李光中奉命率领坪石农军配合朱德主力部队攻打国民党二十四师许克祥部。在乐昌党组织和坪石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老坪石消灭了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许克祥部的6个团,活捉了1000多名俘虏,缴获步枪2500余支,山炮、迫击炮30多门,手枪100余支,重机枪10多挺,弹药被服不计其数,取得了著名的“坪石大捷”。这是南昌起义部队转战广东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胜,对于稳定军心,增强革命斗志,以及后来井冈山保卫战的胜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坪石大捷后的当日,起义军在皈塘召开了“庆功会”,成立了乐昌皈塘乡苏维埃政府。起义军在李氏宗祠休整了七天,朱德在坪石皈塘召开了坪石特别会议和联席会议,制订了湘南暴动的总方针,并成立了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

   (4)双峰寨:“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主战场

   石塘镇石塘村双峰寨是一座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巨大堡垒。1928年3月,国民党以两个团兵力包围仁化暴动的主战场双峰寨。寨内700多名军民在农民自卫军营长李载基的指挥下,开展了震撼广东的双峰寨保卫战,先后粉碎了敌人多次的炮攻、火攻、挖地道等阴谋。守寨军民不屈不挠,坚持了9个多月,牺牲400多人,其中有20多户全家捐躯。

   双峰寨保卫战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气概,在北江暴动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被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誉为“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5)血战梅花:一场书写红七军在南粤大地上英勇悲壮的战斗

   乳源梅花战斗发生在梅花镇(今属于乐昌市)梅花墟。战场附近尚存有红七军指挥部旧址——莲花祠,梅花战斗伤员中转站——四驳亭,伤员临时医治站——文昌阁等遗址。2009年,乐昌市政府在梅花墟梅花村山岗上兴建红七军纪念园,为韶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1年2月1日,从广西左江北上转战江西会合朱毛红军的红七军进入梅花镇休整,准备建立粤北根据地,部队住下后,立即着手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不料,2月3日就遭到湘粤国民党军队4个团优势兵力的包围,战斗从近午打到黄昏,十分激烈。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亲临前线指挥。尽管敌众我寡,但红七军战士英勇杀敌。梅花一战,红七军毙伤敌人1000多人,红七军有700多人壮烈牺牲或光荣负伤,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梅花的山岗。

   (6)城口突围: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战斗历程

   城口镇位于仁化县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东邻长江镇,南接丹霞街道,西连红山镇,北与湖南省汝城县接壤。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不得不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扫除西进的障碍,红军奇袭了城口镇和开展了铜鼓岭阻击战。

   11月2日,红二师六团从长江浒松进入城口东坑分道,其中第一营主攻城口镇。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战斗至第二天傍晚,红军以牺牲一百多名指战员的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为红军西进创造了条件。铜鼓岭阻击战,是红军长征入粤后的一次惨烈战斗。解放后,为纪念这次战斗,缅怀牺牲的红军烈士,仁化县人民政府修建了纪念碑,供后人瞻仰。

   (7)《梅岭三章》:陈毅崇高革命精神的不朽诗篇

   梅岭位于南雄市珠玑镇梅岭村北的山岭,是赣粤边3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

   1936年冬,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陈毅藏身于斋坑的岩壁丛莽中,想到处于敌人重围中,自己又伤病在身,可能这次九死一生,难于脱险。于是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伏在丛莽间写下了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绝命诗《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如今,在梅岭山凹之上,筑建有《梅岭三章》诗碑。碑身为汉白玉结构,字体镌刻处,采用镏金熨贴。诗碑与梅关碑林连为一体,构成梅关古驿道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8)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党领导广东抗日力量的中心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由广州迁到韶关,后分设粤北省委,其机关先后在曲江(韶关)、江西信丰、南雄、始兴秘密办公,长达四年之久。期间,在发展和巩固广东的中共党组织,发动和组织全省广大民众投身抗日战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抗日文化阵地,建立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广东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

@韶关市民

你准备好去哪里玩了吗?

趁着假期不妨来场“红色游”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怀揣一颗赤诚红色中国心

迎接祖国70周年诞辰!